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强化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学院康复专业部、康复学生党支部着力探索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学践创”一体化育人模式,自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创新打造“校内+校外+临床”三维实践平台,通过系统化、场景化的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力争培养“懂技术、有温度、能担当”的复合型康复人才。
校内社团:分层进阶,构建技能成长生态圈




学院康复专业部、康复学生党支部以“分层培养、精准提升”为核心,组织实践部和康复理疗协会两个学生社团于每周三下午分别开展专业知识学习和主题式技能分享,覆盖康复基础手法、专项技术与创新应用三大维度。从“拔火罐教学实操”、“小儿推拿技术实训”到“筋膜刀操作与神经松动技术”,覆盖传统康复与现代技术融合场景,课程内容精准对接临床需求,形成“理论-模拟-反馈”闭环学习链。
校内外实践:学用相济,以专业服务践行社会责任

3月15日长安社区社会实践活动现场

3月12日校园推拿服务活动现场
学院康复专业部与4家社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本学期与康复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赓续雷锋志,‘手’护健康进社区”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团队走进社区服务居民,帮助社区居民定制居家康复方案,累计服务90余人次。在校园内组织推拿服务活动,服务师生30余人次。康复学子以专业技能反哺社会,在服务中深化理论认知,于惠民行动中锤炼临床本领,实现知识转化与价值升华的育人闭环。
医院学生工作室:产学融合,实战淬炼职业胜任力



康复专业部与康复学生党支部创新实践模式,依托学院附属医院资源,成立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室,常态化开展义务服务。在教师指导下,每周组织学生为社区居民提供推拿、艾灸、刮痧及筋膜放松等中医康复技术服务。新学期开始至今,累计服务34人次。
学院康复专业部、康复学生党支部将继续探索科学有效的育人模式,持续拓展与社区合作共建渠道,完善“学践创”循环育人模式,助力学子在实干中书写职业华章!